红色教育培训基地
18039500607   13213236000
传承愚公精神
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

愚公精神基地

TEACHING RESOURCES

愚公精神基地

水洪池——十年修一路

  一、教学主题


  弘扬敢想敢干、艰苦奋斗的愚公移山精神,坚定共产党员理想信念。


  二、教学目的


  通过行走、参观群山之巅的水洪池道路,让学员深刻体会新时期愚公家乡人民的实干、苦干、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。激发学员坚定理想信念,继承发扬敢想敢干、开拓进取、坚忍不拔、团结奋斗的愚公移山精神。


  三、教学点介绍


  1.水洪池村


  水洪池村,位于济源市的西北部,距离市区60公里,处在海拔1460米高的太行之巅,是济源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,全村现有3个居民组,56户人家,198口人,分散在20平方公里的峰峦叠嶂之中。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,村里没有一条通往山下的公路。由于受到大山的阻隔,这里的经济相当困难,山民过着推磨捣碓、砍柴刨地原始部落般的生活,“面朝黄土背朝天,一天三顿喝稀饭,交通两条腿,运输两只肩,点灯用黑油,吃水深沟担”是当时水洪池人的生活写照。到1985年,水洪池人平均年收入才76元钱,40户人家的小山村30岁以上的光棍汉就有18个!


  1971年,村里一位名叫苗田才的26岁青年入了党。当时基层缺人才,苗田才入党7天之后,就被抽到山下的公社当干部。他是水洪池村第一个走出大山的人,在看到山外人的生活后,苗田才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,有责任和义务让乡亲们不再受苦。“我认为一人富不是富,只有让全村人都过上好日子才算富。”于是,苗田才给领导打报告,坚决要求回村。1973年10月,他满怀雄心壮志,回到家乡。经过反复思考后,苗田才意识到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。


image.png


  而修路需要巨额资金,怎么办呢?贫穷而自立的水洪池人决定村民集资。1985年10月,村里有人把姑娘的嫁妆卖了,有人把耕牛卖了,有人把预备的棺材变卖了,共集资7000多元钱。仅凭这点资金,受够大山阻隔之苦的水洪池人向群山发出了挑战。


  面临资金、人力、技术、环境等重重困难,为了保证修路的持续进展,全村人签订了 “歃血为盟”式的修路契约:1.凡年满16岁至60岁的男性村民全部上路。以后路不管修多少年,男孩长到16岁开始“服役”,60岁“退休”,如此循环,直至路修通为止。2.村里无钱为修路人付报酬,也无钱置办工具,凡上路者要自带干粮,自带工具。3.修路所需要的炸药、雷管等物资由各家各户筹资购买。全村老少一起干,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,修一点是一点,能修多少修多少,一代接着一代修!


1616047982(1).jpg


  1985年11月18日,苗田才带着全村仅有的48个男劳力,冒着严寒,踏着冰雪,推着小车,拉着粮食和铺盖卷儿,拿着铁锹、钢钎出发了,他们没有经过任何的专业技术培训,仅凭一双手和从家里拿来的铁锹、钢钎,展开了一场同大自然作斗争的会战!


  他们渴了喝点山泉水,饿了吃点自带的窝窝头,晚上住在山崖下。为节省开支,他们购来硝铵,加入米糠搅拌均匀粉碎后自制炸药。就这样,水洪池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,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。经过10年苦战,共投工28万个,打通隧道3条,开凿土石方55万立方米,48人中2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,3人被石头砸断了腿,其余90%的人负过伤,流过血,每人瘦下十几斤,终于开通了长14公里,宽4米的盘山路。


  随后,他们又用了6年时间,平整路基,修整路面,铺设水泥,把原来的“小平车道”拓宽成现在的路基宽9米、路面宽6米,沿途配备有防护柱和路标的14公里盘山公路。


  路通了,村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有了路,通了电,吃上了自来水,家家户户有彩电、冰箱,还配上了闭路电视、电话、手机和网络,村里建造了避暑胜地,开发旅游资源,村民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富裕生活。


  2.老县委旧址


  1940年,在中共晋豫区党委领导下,建立了中共济源地委。济源地委成立后,积极活动于济源、沁阳、孟州等地,发展党员,建立基层组织,动员人民群众,开展抗日斗争,并在济源地区先后建立了四个县级党组织。


  1942年,济源归属晋豫第一地委领导,当时办公地点在山西阳城,所以就在阳城建立了济源县抗日民主政府。济源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,争取了国民党李宗轩部,组建了“济源县抗日武装大队”。


  1943年,济源县委、县政府从山西阳城迁回济源,曾入驻水洪池村办公,办公地址就在如今的水洪池村老县委旧址。当年,在县委书记焦祖涵、县长孙渊鸣、武装大队指导员赵守勋等人的带领下,水洪池村民和共产党人一起,出生入死,与日本鬼子进行你死我活的战斗。他们开创抗日根据地,成立了农救会、妇救会,开展减租、减息运动;领导群众搞生产度饥荒,动员青年参加武装大队,开展游击战争。


  武装大队指导员赵守勋,1915年出生在济源,15岁考入济源师范学校,22岁年参加工作,23岁,也就是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24岁年参加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,运用各种形式宣传抗日,组织抗日自卫队、妇救会和儿童团,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。


  1943年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,他不顾个人安危,孤身一人赴国民党李宗轩部做统战工作。在他的耐心说服教育下,李宗轩毅然率部队接受改编,就是济源县抗日武装大队,赵守训任教导员。


  建国后,他曾在北京市委工作,1984年离休,但他仍坚持工作,奉献自己的余热。当年水洪池村修路时,苗田才曾给他写信,希望他能从中协调,赵守训接到信后马上给河南省交通厅和济源县委打电话了解情况,促使水洪池村道路的顺利开工。


注:本文转载自愚公移山精神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  • 返回顶部
  • 售前咨询
    18637199697
  • 电话咨询
    13303715399
  • 官方微信
    二维码